在农村啥叫“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

在老家西昌,红白喜事历来是村里的大事,老人家常说“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其实早已是约定俗成的传统,不过只要人与人之间的情份足够深厚,在实际操作中,又往往可以不拘小节,毕竟规矩都是人定的,根据实际情况对规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硬道理,也更乐于大家接受!

每年临近腊月,我们家都会接到很多“红色炸弹”,办喜事的主人家一般在举办婚礼前一个月开始邀约,陆续带上喜帖亲自到亲朋好友家邀请参加婚礼,提前一个月左右通知,也是方便参加喜宴的人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好准时参加喜宴!

在我姐结婚前一个月左右,本该要按计划请客了,但成都郫都区出现确诊案例,而我姐和姐夫正好在成都,担心她们可能临时回不了老家就延后了请客计划,好在成都立即启动了核酸检测,一周以内便不再有新增确诊病例,这才让我姐和姐夫松了一口气。所以,我爸妈差不多在婚礼前两周才开始请客,急得我妈家的亲戚都主动打电话问怎么还不请客,就更别说准备手写请帖了,现在打电话发微信都比较方便,爸爸除了亲自上门到几个舅舅家和我妈的哥哥姐姐家邀请外,其余亲戚全部都是通过打电话或者微信邀请的

婚礼结束后,我妈才想起来还有好多亲戚朋友忘请了,之前他们家里有喜事也都是请了我们的,但这次时间太紧张了,一忙就把人家忘了!

当然也不排除个别邀请了但是没有来参加婚宴的人,比如有人记错了结婚时间,也有人因为和主人家有矛盾,故意装作不知道不参加!

也有不请自来的人,翻看礼薄时,我妈说有些人其实她并没有邀请,但因为平常我帮了人家很多,虽然不是亲戚,但对方很记情分,就自己主动来挂礼了!

我想起来,有个哥哥跟我姐是同学,小时候就住我们家隔壁,两家大人关系好,小孩也天天一起玩,虽然后来他们家修新楼房搬家了,但是这个哥哥的妹妹前年结婚时,人家也并没有正式邀请,恰逢我姐在家有空,她就主动去帮了忙,这次我姐结婚,我们家也没请他家,但飞哥也很早就来帮忙了!

在农村,人死为大。家里如果有老人去世,整个村的人无论是否被邀请都需要前去帮忙!

因为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家家都有老人,都会有老人故去的一天!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年轻人,更会积极地去帮忙,不然到自家老人去世的一天,如果来帮忙的人很少,不仅主人家没面子,处理后事时也是困难重重!

我们村现在还继续实行土葬,单是抬棺材和砌坟都需要相当多的人帮忙,更别说三天葬礼期间的饭食,也需要乡亲们齐心协力帮忙才能搞定!

但是葬礼毕竟煞气很重,不像婚礼老少皆宜,小孩子越多越热闹,年轻人去葬礼帮忙时,会尽量避免带小孩子去参加,小孩子毕竟大多比较顽皮,可能反而给主人家增加麻烦,而且小孩子大多胆小,参加葬礼可能会吓坏小孩子!

治丧第二天事项

一、办理火化手续并交纳相关费用

1、火化手续可由家属亲自办理,也可交由殡仪公司代办。办理完成后,提醒家属妥善保存相关票据。

2、所需资料:死亡证明、逝者身份证、经办人(亲属中一人)身份证,如为殡仪公司代办还需携带代办人身份证及委托办理书。

3、若第三日需要举行告别仪式,此时可以申请转入单间,并交纳相应费用。

4、检查殡仪馆相关服务项目是否执行。

5、特别说明

(1)东郊、北郊均无法刷卡消费;

(2)北郊殡仪馆须提前一天办理,骨灰盒在火化当天带到殡仪馆;东郊殡仪馆可提前一天也可在当天办理,办理时须带上骨灰盒。

二、办理安葬手续(仅热葬)

1、尊体火化后立即安葬的称为热葬。若提前购有墓位,需热葬的,须提前办理安葬手续。

2、所需资料:墓位安葬证、合同附件、购墓票据、经办人身份证、使用者身份证、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明。

3、注意事项

(1)若需要公墓派遣车辆至殡仪馆(火化场所)迎接逝者骨灰,应提前联系,并确定好迎接骨灰的时间。

(2)安葬前一天须将公墓相关的所有事项和手续处理完毕,其中碑文最为关键,应尽可能在安葬前完成碑文刻制。此外,需交清购墓费用及管理费等。

三、收拾遗物

1、为避免亲属睹物思人、过于悲伤,逝者遗物应尽可能多地处理掉。贵重物品及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应当保留。但贴身使用的物品,如衣物、被褥,以及家属无法再用的物品,都可以清理打包次日带到殡仪馆焚烧。

2、根据成都地区习俗,如逝者的配偶尚健在,需将一套床单撕成两半,一半同逝者遗物一起焚烧,另一半保存至其配偶过世时再焚烧。逝者的每位子女需带回一样逝者遗物,寓意继承逝者遗志。

四、需要确定出殡的相关事项

1、出殡准备及安排

(1)出殡时间:根据火化时间和路途长短,确定出殡的时间,一般需提前1.5小时出发。

(2)车辆:确认跟随出殡的亲友人数,安排乘坐车辆,根据丧葬习俗,车辆数量须为单数。用过的花圈也需要在次日运往殡仪馆焚烧,可委托殡仪服务公司代为安排,一般为有偿服务。(注意:运输花圈的车辆若不扎花,不影响出殡车辆的单双数。)

出殡路线:民俗认为,出殡时将逝者灵魂带走后不可沿原路返回,恐将逝者灵魂带回,使得逝者不得安息。因此出殡来回的路线不可相同,需要提前规划好行车路线,并安排路线较熟的司机领头带路。

2、其他事项

(1)与殡仪公司确认骨灰盒和回礼。

(2)若在医院去世而费用尚未结清,第二天可抽空前往结算。

解决治丧“烦心事”

沈婆婆老伴去世,一直拿低保的她采取了最直接的办丧方式,打电话通知成都市东郊殡仪馆来接老伴遗体,送到殡仪馆直接火化,然后在小告别厅作了简单的告别仪式。成都市东郊殡仪馆在服务大厅设置了殡仪服务专员,提供一对一引导服务。服务专员耐心为沈婆婆讲解服务项目及业务手续办理流程,主动为沈婆婆办理了惠民殡葬补贴。沈婆婆说:”此前我并不了解还有补贴,但是工作人员为我详细讲解了政策,打消了我很多疑虑,让人感到很暖心。”

在成都市东郊殡仪馆大厅,记者还看到了困难群众惠民专柜,向困难群众免费提供骨灰盒坛、寿衣寿被等。成都市东郊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推出惠民套餐,让困难群众、低保人群不花一分钱即可完成治丧。针对优抚对象、烈士等特殊人群,制定了个性化殡仪服务项目,丧葬用品实行优惠方案。”

为着力解决群众治丧环节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成都市东郊殡仪馆从惠民利民出发,全力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公告栏、易拉宝、电话告知、业务办理委托单等方式向治丧群众展示服务项目内容,做到服务项目明晰化,政策价格透明化。全方位开展惠民殡葬政策宣传,积极倡导节地生态葬,加深群众绿色殡葬观念。增设”一站式”惠民补贴免费代办服务,灵活运用QQ、微信等为群众办理补贴服务;针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增设上门办理服务。增设”爱心共享驿站”,免费提供应急药品和物资,无偿提供轮椅;优化馆内路线图,翻新改造楼梯、连廊雨棚、广场,全面提升治丧区域环境。

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成都市东郊殡仪馆从细处着眼,从小事改进,有效提升了群众服务体验。下一步,成都市东郊殡仪馆还将继续致力于改善殡葬服务环境,满足群众多样化治丧需求,积极酝酿信息化建设方案,把服务流程、服务项目、服务价格、业务办理、服务评价体系等整合上网,进一步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你不知道的丧葬礼仪及流程

作为礼仪之邦,不管是热闹的喜事还是令人沉痛的白事,我们对于礼仪的重视度都是很高的。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一场讲究的丧事要走多少个流程。

1、送终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人死后丧事才能正式开始,实际上当亲人同逝者“见最后一面”时就是丧事的开始了,此过程也叫送终。即使在现今人们也常以老人是否有人送终,是否所有的孩子都来送终来评判老人是否有福,这也成为了一个评判子女是否孝顺的标准。

2、搬铺

临终前,应将其移至正厅中临时铺设的板床上,男移至正寝,女移至内寝。家中有长者的,不能移至正厅,而要移至侧屋。

3、报丧

逝者咽气后要先哭丧,当然这就并不是什么礼节问题,因为换个正常人都会哭。此后,需在门外放一挂鞭以通知左邻右里。古时登门报丧时,不论开门的人长幼尊卑通报者都要叩首,而现代由于楼房和各种限制已经不会放鞭炮了,只需在自家和邻居门上挂白布就行。

4、烧倒头纸

逝者咽气后需要烧倒头纸,通常情况下成都地区倒头纸斤数为3斤6两。待纸完全烧尽,火星全灭后,需用专用的袋子将纸灰收起来放入逝者怀中。

5、净身穿衣

逝者死后要为其净身穿衣,先用热毛巾擦拭干净逝者的全身后方可穿衣,穿衣时要遵循“由下到上”的顺序,先穿下身,后穿上身。穿好衣服后,再用麻绳把逝者的袖口,裤脚都系好。此后还要在逝者口中放一枚咬口钱,让其用牙咬住,再用白绸掩面。

寿衣一般是套装,有五件的也有七件的,不能穿皮毛的衣服,要么是绸子要么是棉的。打理好遗体就可以在某一特定时辰入棺了,通常是头朝里脚朝外,也有个别地区相反。

成都将建设社区集中治丧场所 场所内严禁焚烧香蜡纸钱

近日,成都印发《成都市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提出,为加强社区集中治丧管理,规范社区集中治丧活动,成都将建设社区集中治丧场所。

社区集中治丧场所是指成都市域范围内,由镇(街道)科学选址设立,覆盖一定村(社区)范围,就近为居民提供治丧服务的场所。社区集中治丧场所不能停放遗体,不提供涉及遗体服务的项目。

如何建设?根据《管理办法》,各区(市)县民政部门会同社治等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区域内社区集中治丧场所点位,指导镇(街道)履行建设责任。镇(街道)负责提出本辖区内社区集中治丧场所选址、建设和营运方案,并指导村(社区)做好社区集中治丧场所运营管理工作。

如何管理?《管理办法》提出,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应成立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为村(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原则上由所在地村(社区)两委负责管理,也可依规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殡葬服务机构管理运营。

如何收费?根据《管理办法》,村(社区)两委直接负责管理运营的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其治丧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由管理机构议定并报镇(街道)备案,经管理机构公示后执行。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殡葬服务机构管理运营的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其治丧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按照相关审批、定价程序执行。

《管理办法》明确,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内严禁开展宗教活动,严禁开展封建迷信活动,严禁销售封建迷信用品。同时,严禁焚烧香蜡纸钱,严禁使用明火,采取措施控制音量,严禁噪音扰民。